近來,昆蟲蛋白在飼料業(yè)受到很多人的關注。
據海關總署統(tǒng)計,2015年我國大豆進口量達到8169萬噸,進口魚粉102.54萬噸,均占我國大豆、魚粉總用量的80%以上。國內以大豆和魚粉為主的蛋白質原料嚴重缺乏,業(yè)內人士認為,新型的動物源性蛋白——昆蟲蛋白有助于解決我國蛋白資源的短缺。
昆蟲蛋白質優(yōu)市場前景大
昆蟲具有種類多、繁殖周期短、繁殖速度快、食性廣泛且食物轉化率高、飼養(yǎng)成本低、飼養(yǎng)空間小等特點,成為將植物蛋白轉化為動物蛋白的上好材料。有研究表明,昆蟲體內蛋白質含量高,可達其干重的50%-82%。常見的干物質基礎昆蟲有黑水虻、黃粉蟲、蝗蟲、蠶蛹、蠅蛆等。其中,蠶蛹、黃粉蟲、蠅蛆在畜禽及水產養(yǎng)殖中應用多。
“未來是個方向”,華南農業(yè)大學馮定遠教授認為,相比于植物蛋白,昆蟲蛋白氨基酸的組成比例更合理,能提高利用率,在昆蟲的代謝過程中還會產生一些未知生長因子和生物活性肽類物質,有利于提高動物的免疫力,促進動物生長。
廣東鑫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陽城早在十幾年前便研究昆蟲蛋白,利用蠅蛆生產動物源蛋白,他表示,“要理解昆蟲資源的概念,就是昆蟲本身和它的代謝產物,代謝產物甚至比昆蟲本身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
汕頭市養(yǎng)豬協(xié)會副會長陳景裕告訴記者,他認為使用昆蟲蛋白要考慮產品蛋白質的含量,含量太高容易造成仔豬腹瀉,還應該考慮成本,通過做實證實驗對比養(yǎng)豬效益。
成本是人們最關心的。陳陽城分析,65%蛋白含量的進口魚粉價格在12000元/噸左右,而同樣蛋白含量的蟲肽蛋白8000元/噸,全部替換魚粉中的蛋白源,即在豬飼料中的添加量約為3%,單從飼料成本上看就能省下4000元/噸,并且還能提高豬的生產效益。他認為,我國2015年豬料產量8350萬噸,如果按照昆蟲蛋白平均3%的添加量算,在豬料中的市場空間有251萬噸,加上水產料就遠遠不止了,市場前景大。
昆蟲難養(yǎng)需把控來源和工藝
昆蟲蛋白是很廣的范疇,馮定遠認為,要看昆蟲的來源,具體還要看工藝和營養(yǎng)價值。
陳陽城告訴記者,昆蟲的選擇有講究,有些蟲子成蟲后變成蛹,表面形成硬殼,角質化后利用率降低。有的蟲子生長過程中尾部出現(xiàn)黑點,會有臭味,建議添加到雞飼料中,因為雞沒有嗅覺。但如果是添加在豬中的產品,最好選擇其他蟲子,比如蠅蛆。
“很多養(yǎng)殖戶以為昆蟲很容易養(yǎng),其實不同的廠家生產工藝有區(qū)別,養(yǎng)蟲子比養(yǎng)豬還難。”
陳陽城表示,控制產品的穩(wěn)定性需要把控好幾個參數(shù),比如溫度、酸堿度、氧氣度、光照等。如果溫度太高,蠅蛆留在轉化飼料表面不下去,浪費下層飼料。蠅蛆長到多大放進轉化池里也是有要求的,太小放進去成活率低,長太大了放進去,蠅蛆還沒吃完飼料就變成蛹了。不同階段的蟲子食用的轉化料營養(yǎng)參數(shù)也不一樣。要控制95%以上的蟲子同時達到熟化,而正好轉化料也轉化完畢,這需要一定的技術。
謹防摻假送檢鑒別
目前,只有較少的昆蟲蛋白質資源被發(fā)掘和研究。有業(yè)內人士表示昆蟲蛋白生產規(guī)模小,加工工藝落后,其飼養(yǎng)技術還處于初級階段,工業(yè)化程度不高,市場不成熟,質量標準、企業(yè)標準、衛(wèi)生標準等規(guī)章制度并未制定,暫時處于混亂狀態(tài)。
令養(yǎng)殖戶擔心的是昆蟲蛋白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問題。據了解,早在2013年1月份,農業(yè)部制定的《飼料原料目錄》正式實施,該目錄將昆蟲加工產品(含蠶蛹粉、蟲粉等)列入,確認了部分昆蟲蛋白的合法性。
陳陽城表示,如果將蟲子與外界隔離,最終生產出來的產品是否安全也是可以檢測的,不能有沙門氏菌,大腸桿菌不能超標。有國家的批文,合格的產品養(yǎng)殖戶可以放心使用。
旺大集團副總裁姚繼明告訴記者,旺大曾經也用過昆蟲蛋白,但是因產品不穩(wěn)定,很難去鑒定昆蟲蛋白含量究竟有多少,可能摻有其他物質,后來放棄了使用。
同樣,馮定遠也表示,部分廠家宣傳的昆蟲蛋白可能還摻假有皮革粉、羽毛粉等,蛋白含量高不等于動物源蛋白含量高。養(yǎng)殖戶想要鑒別產品的合格性最好是送檢,從限制性氨基酸的比例可以判斷是某種昆蟲蛋白。另外,可以到企業(yè)去現(xiàn)場考察,選擇真正用蟲子加工出來的產品?,F(xiàn)在市場上用的比較少,還沒有形成一定的鑒別經驗,養(yǎng)殖戶還需嘗試,做實證實驗。